2024年的中国车市,有人欢喜有人愁,一边是捷报频传,一边是破产倒闭。一些造车根基不稳的新势力品牌率先倒下,给用户带来的是找不到零配件,无法享受到售后服务的“烂尾车”。在汽车市场加速洗牌的当下,“烂尾车”现象是否会成为常态?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来去匆匆的造车新势力 难寻“接盘侠”
据车质网收集整理,2020年至今,正式退出中国市场、破产倒闭重组、停止经营汽车业务的汽车品牌有35家。这其中,既有传统汽车品牌,也有横空出世的造车新势力品牌。2022年讴歌退出中国市场,结束了品牌在华独立发展的时代,而“接盘”的是广汽本田,讴歌在公告中明确表示,将通过广汽本田的渠道继续为车主服务。更早的还有铃木,当年败走中国市场时,将合资公司股份以1元的象征性价格,转让给了合资伙伴长安,售后服务也一并转交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相比于上述传统汽车品牌的“体面”告别,如今新势力品牌正在经历的“倒闭潮”却令人扼腕,留下一地鸡毛,最典型的莫过于威马汽车的破产重整。2023年10月,这家曾经与蔚来、理想等并驾齐驱的新势力头部企业,一夜之间沦落到申请破产的地步。数据显示,2019年至2021年,威马汽车共亏损了约177亿元。与威马境遇相同的还有定位高端的高合,尽管已经发布了3款车型,但由于车型定价过高,市场反响平平,最终因资金链断裂而宣告破产。如果说威马和高合的破产早有预兆,那近期原地解散的极越汽车就显得有些“突然”,以至于很多人都以为是假消息。因为和高合相比,极越的市场表现还算可以,2款车型在2024年的销量之和超过了12,000辆,但最终也难逃倒闭的命运。对于品牌而言,“倒闭”的背后可能是资本整合和市场选择,但对于花了多年积蓄、选择信任这些品牌的车主而言,无疑是晴天霹雳。
从行业角度来看,售后服务转移通常分为几类。一是原品牌向同集团其他品牌转移;二是合资品牌向合资伙伴转移;三是被收购车企向收购方转移。再有就是寻找一些第三方修理厂合作,通过授权的方式为车主提供服务。一般来说,以往传统车企退市前都会给车主们一个交代,但并非完全是基于责任感,而是这些手握造车资质的车企有现成的工厂、生产线,很容易找到下家接手,届时对于车主的责任和义务都会随之转移,因此也没必要和车主们“撕破脸”。但对于依靠资本融资横空出世的一些新势力品牌而言,既没有集团作为靠山,也没有造车资质,甚至工厂和生产线都是租借的。一旦因经营不善、资金链断裂而倒闭,那就真的是彻底OVER了,很难找到愿意“接盘”的企业。因为这些新势力品牌大多成立时间较短,尚未形成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,在收购方眼中毫无市场价值可言,只是个累赘。
车主艰难的“求生”之路
一辆车对于车企而言,可能只是利润数字中小数点的后几位,但对于国内家庭消费者而言其实是一笔不小的投资,毕竟动辄十几、二十万的购车费用不是每个普通家庭都能随随便便拿出的。车企倒闭后,就意味着这笔投资充满了变数。以威马EX5为例,原价20多万的车型,在二手车交易平台中的报价基本上都在4-5万左右。有威马车主无奈表示,即便价格这么低都不好卖,还不如用两年就扔了。
除二手车贬值外,这些“烂尾车”车主还面临着车辆功能受限的问题。车企破产倒闭后,车辆失去了技术支持,软件无人维护,核心的智驾功能无法使用,不仅影响驾驶体验,对于行车安全也会产生负面影响。有部分极越车主在网络发声,称花4999元买的极越ASD高阶智驾已经不能正常使用了。更坏的消息是,后续车辆网络一旦停用,远程控车等需要联网的功能就完全无法使用了。
有高合车主表示,车辆功能受限无非就是让智能汽车回归纯粹的“交通工具”,这些其实都还能够咬牙接受,最大的问题其实是车辆后续的维修和保养。车企售后服务中断,维修保养只能找第三方修理厂,费用高昂不说,关键是一些零配件根本无法买到。按照网上威马车主的话说,现在每天开车都要小心翼翼的,生怕发生事故,“修车的成本太高了”。
另外,如果车辆出现批次性问题需要召回,车企也束手无策。前不久,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《关于2023年度监督检查结果的通报》,其中指出共有9家企业的9个车型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。这其中就包括了已经申请破产清算的天际汽车,涉及到能量消耗量生产一致性不符合标准要求的问题。但天际汽车却明确表示,“由于涉及的产品数量过多,不会主动实施产品召回措施,除非有相关政策落地再去解决”。
面对车企的无能为力,车主们逐步形成了互帮互助的小圈子,比如威马有全国车友群,高合有专门的车友互助群等。一旦有车主遇到了问题,在群里会得到众多车友传授经验。
车企倒闭 车主权益该如何维护?
“倒闭潮”之下,谁来为车主的售后服务权益兜底?毫无疑问,车企是责无旁贷的主体。不过,此时其自身已是焦头烂额,面对生死存亡,根本无暇顾及车主的权益。虽然近年来倒闭的车企中,偶尔也会有为车主后续权益做出稳妥处理的案例,但它们无一例外都是有大集团背书或者有稳定的合资伙伴。如果遇到那些单打独斗的车企,想要维护车主的合法权益就难上加难了,仅靠企业的“责任心”显然是不现实的,亟需强制性法律法规来保驾护航。
从国家政策角度来看,商务部出台的《汽车销售管理办法》规定,供应商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停产或者停止销售的车型,并保证其后至少10年的零配件供应以及相应的售后服务。但实际情况是,车企都已经破产清算,设备也都进行了变卖,甚至有可能还拖欠供应商的货款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供应商不可能再继续生产相关零配件,消费者的汽车三包权益也就无法落地。一方面,车辆的维修得不到保障,达不到因修理而退换车的条件;即便能达到,车企也不具备承担三包退换车业务的能力。
对此,有业内专家认为,现有的管理办法已经无法适用新的市场变化,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进行完善和修订,进一步规范售后市场,保障消费者权益。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对于车企破产设立完备的退出机制,并进行主动干预,鼓励其他车企积极接管良性资产,确保车主能够继续享受到正常的售后服务权益。
消费者应如何避免踩坑?
对于持币待购的消费者而言,在如今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,更应该擦亮双眼,不仅要考虑车辆的性能和配置,更要考虑品牌的实力和售后服务能力。特别是对于全新品牌推出的新车型要慎重对待,在缺少市场保有量和技术积淀的情况下,购买这类车型势必要承担不小的风险。对此,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建议,在购买新车时,要参考销量大、市场保有量大的品牌,相对稳妥。一般来说,品牌保有量50万辆以上的车企,3-5年内的倒闭风险较小,选购这类车企旗下产品相对比较保险。
此外,车企在破产倒闭前往往会经历长时间的市场低迷期,会出现销量大幅下滑、裁员、工厂关停等情况,需要车主时刻关注车企动态,果断采取应对措施。如果一旦遇到品牌突然出状况或者倒闭,要根据自身情况来进行处理。要么继续使用,要么就及时出手止损。越晚出手,可能承担的损失会越大。
总结:
可以预见的是,如今的车企“倒闭潮”只是个开始,尚未到盖棺定论的阶段,“烂尾车”也有可能越来越多。抛开是否对错不谈,如何让后续用车权益得到保障,需要车企、政府部门和车主三方共同努力。
推荐阅读:
乘联会:11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预计208万辆,新能源预计82万辆
李想凡尔赛发言:很抱歉,我们失言了……12月城市 NOA覆盖百城,LCC全球能用
专题推荐: